【学习园地】龙腾: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发布日期:2022-10-07 供稿: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吴楠 阅读次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从新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引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为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经济思想体系严整、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是基本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为一流大学对标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作用,提供了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
形成创新引领的发展模式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创新之于民族、之于国家发展的特殊地位作用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对于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是深刻回答了以什么样的创新驱动发展。我们需要的创新是坚持“四个面向”、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对科技创新作出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部署,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四个面向”对创新提出了新要求,只有能提高发展质量、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推动新发展格局构建和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创新,才是国家和民族发展需要的创新。我们需要的创新是能提升安全保障的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我们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二是深刻回答了以创新驱动什么样的发展。创新驱动的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置于首要位置。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有利于增强发展动力,但核心在创新发展。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从协调发展看,创新是统筹平衡的关键;从绿色发展看,创新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钥匙;从开放发展看,创新对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从共享发展看,创新是共同富裕的杠杆。创新驱动的发展是能够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增强创新的引领作用。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畅通经济循环,根本上就是要保证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畅通循环,这离不开科技创新的作用。在生产环节,必须通过科技创新,转变要素规模驱动的发展方式,打通国民经济循环在生产领域的堵点;在分配环节,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内涵扩大再生产,着力解决好分配问题;在流通环节,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针对产业链循环中的薄弱环节,重点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在消费环节,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以消费升级为导向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几个环节中,在生产环节占据优势地位最为关键,而要在生产环节占据优势地位,归根到底需要科技创新提供支持。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蓝图,是一幅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高质量发展蓝图。从这一发展蓝图出发,我们可以更加系统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要论述系统性和长远性的重大意义。
三是深刻回答了怎样以创新驱动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主体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着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营造良好人才创新生态环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启示我们要高度重视人才作为创新主体的重要作用,同时科技创新需要更加多元的主体参与,发挥不同科技领域交叉融合的整体效应,更好地驱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经济思想明确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方法路径。在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治理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推动一系列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例如,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完善科研任务“揭榜挂帅”制度,等等,在构建崇尚创新的制度保障方面加强了顶层设计。
创新驱动发展展现实践伟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论述,富有深刻的思想性、战略性、系统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指导性、实践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阶段,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12年的52.2%提高到2021年超过60%,有力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战略支撑。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我国取得了一系列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创新成果。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干细胞、量子信息、航空航天、脑科学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嫦娥五号”“天问一号”“华龙一号”“祖冲之号”成功问世,在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面向经济主战场,不断以高质量的科技供给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信息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培育了智能终端、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新产品、新业态。太阳能光伏、风电、新型显示、半导体照明、先进储能等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我国研发的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高效发电技术,供电煤耗最低可达到264克每千瓦时,处于全球先进水平。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关键领域加快核心技术攻关,首批国家实验室挂牌成立,支撑国家重大需求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以创新支撑重大工程建设,在提升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港珠澳大桥、川藏铁路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设顺利实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截至2021年底,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超142.5万个,总量占全球60%以上;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深海油气、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核电技术不断取得突破。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疫苗、药物、检测试剂等方面取得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创新药物、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先进诊疗技术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高质量创新成果。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我国在保障创新的体制机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揭榜挂帅”“赛马”攻关机制不断健全,技术总师负责制、经费包干制、信用承诺制、高校与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等稳步推进,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得到激发。创新投入大幅提升,研发经费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2.7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提高至2.44%,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从4.84%提高至6.09%。创新的人才保障进一步加强,高度重视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在创新实践中发现、培养、造就人才,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队伍。创新的国际合作格局进一步提升,在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人类生命健康等领域,与世界各国的联合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论述在指导实践、推动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独特的思想魅力、巨大的实践伟力,引领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弥足珍贵,激励我们在新征程上不断激发科技创新驱动力,持续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发挥一流大学主力军作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在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我国创新发展既面临新的挑战,也面临重大机遇。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要优化人才发展制度环境,打好基础、储备长远,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一流大学有责任、有义务发挥自身的智力、人才和资源优势,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构建创新协同联动方阵,提升一流大学科技创新效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校要勇挑重担,释放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快技术攻关”。一流大学要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参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按照“四个面向”战略部署明确创新方向,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有的放矢,形成创新协同联动方阵。
强化需求导向,固本强基,培育战略科技力量。要充分发挥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以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增强协同、开放意识,重点推进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统筹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合理布局,积极谋划新建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整合省级创新平台,为国家重大基础前沿研究提供有力技术和平台支撑,推动高质量协同创新。
着力优化布局,突出特色,深化重点专项合作。要立足重大需求和应用场景,积极组织、深度参与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科技交流合作活动,强化优势互补、协同创新。要坚持以解决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和基础科学问题为中心,持续优化组织和攻关模式,加强与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为技术需求的发掘与凝练、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支撑与保障。要推动科技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构建从基础原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到产业化应用较为完整的产学研链条,促进新技术、新成果在行业推广应用,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着力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构建创新生态涵养体系,激发一流大学科技创新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扫除影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障碍,有力打通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优化科技政策供给,完善科技评价体系”。一流大学要加强条块协同、多级联动,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改革,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形成体系开放、多元共建的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生动局面。
探索柔性机制,加强储备,锻造人才成长梯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一流大学要科学制定人才发展政策清单,通过市场化机制柔性精准吸引创新人才。充分发挥平台引领作用,用好异地研究机构资源,有针对性、有差异化地引进和培养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博士后和卓越工程师,打造一批具有良好科学素养、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多元化人才队伍。深刻把握人才、技术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推进属地人才培养载体建设,按需匹配人才队伍,健全人才流动市场机制,打造人才集聚新磁场。
加强研产协作,产教融合,深化科研体制改革。要积极出台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孵化等系列制度,与地方、企业、科研机构共建产业孵化中心、中试熟化基地和工程中心等,组建产学研用联盟。坚持以高水平科研支撑一流人才培育,深化校地企合作共建联合培养基地、实习实训基地、科研实践基地等。鼓励、支持科研成果利用异地研究机构资源平台进行转化,支持通过技术入股等形式孵化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应用前景的高新技术企业,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和市场需求有机衔接,持续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是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增强一流大学科技创新实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可以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也要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集中国家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高校异地研究机构作为高校和地方合作打造的协同创新联合体,融合校地双方优势资源和创新力量,要走“扎根属地—优势输出—做实做优—打造一流”的创新发展道路。
对接战略需求,精准输送,匹配地方产业布局。校地合作共建异地研究机构要前瞻分析、科学研判,在精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的基础上,按照为地方未来新兴产业发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奠定科技创新基础的总体目标进行长远谋划。坚持高校自身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创新优势领域与地方产业布局、市场需求深度匹配,整合校地优势资源,在地方打造高水平工程研发中心、产业孵化中心。实施异地研究机构动态管理机制,不盲目拓展数量,坚持做成、做强、做优、做精,建立以科研经费为核心的闭环考核机制,通过考核投入产出比等方式,保障异地研究机构成果产出落实落地。在机构融入属地、建章立制、吸引人才、协同育人等方面整合校地优势资源,把异地研究机构打造成一流大学在地方的特色品牌名片和区域示范引领标杆。
推动成果落地,打造一流,构建共享共赢生态。确保科技创新人才、科研经费、一流项目和产业落地生根,是高校异地研究机构从“做实”向“一流”跨越的重要标志。要坚持以人为本,聚焦工程拓展和一流学科,根据“先期布局—工程支撑—产业转化”的发展路径,持续提升异地研究机构自我造血能力。要在属地引进和培养顶尖领军人才、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落地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培育打造一流产业集群上重点发力,形成“优势输出—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升级—效益提升—社会认可”的良性循环,构建属地优质资源汇聚、反哺地方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在服务贡献中扩大一流大学社会影响力、持续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系九游会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