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青春人生

自动化学院 李 楠:做追求卓越的理工人

  李楠,自动化学院2012级本科生:毕业后报送至清华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本科期间连续7次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获得徐特立奖学金一等奖、中国电信奖学金、CASC航天科工奖学金、课外学术竞赛奖学金、科技竞赛奖学金。曾获得10项国际国家级一、二等奖、4项北京市奖项、十余项校级特、一、二等奖,其中有2次全国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全国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4篇,申请专利四项。荣获了北京市“三好学生”、先锋杯“优秀团员”、“优秀毕业生”,校“十佳团员”、“优秀学生”等光荣称号。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们你们好!

  我是九游会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2012级自动化国际班李楠。回想起自己入北理工的第一天,学校给每位新生发了一本《大学 青春 人生》,里面是已经毕业的优秀学长学姐的四年回顾。我曾受益于这本书,了解了大学在不同人眼中的定义,也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为此,我收集了几届的《大学 青春 人生》,每当我遇到困惑、挫折时,总会看看当年学长学姐遇到类似的问题是如何克服的,炽热滚烫的文字给当时那个迷茫的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转眼四年已过,轮到当初那个小学弟总结自己的大学生活为刚刚步入校门的你们指引道路。

 

面对迷茫的突破

  我的大学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我大一刚来的时候就历过很多的挫折与迷茫。大一的我处于起跑追赶的状态。上大学前我很少接触电脑,在大一上学期我们就有全英文的C语言课程,然而学校规定大一上不准带电脑。虽然我挤出很多时间去学校机房练习编程,但还是力不从心,最终这门课取得了71分的成绩。看到周围同学轻松编出复杂的代码内心的焦虑至今难忘。有股倔劲儿的我,不甘被打败,利用寒假时间每天去国家图书馆苦练编程。在不断码代码的过程中,我逐渐领悟了编程的技巧,也学会了盲打,之前我都是“一指禅”。就是靠着这种笨鸟先飞的方法,大一下的C语言实践课我得到了95分。这个故事是我大一面对课程困难与挫折不断追赶的例子。和周围同学的差距让我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也促使我不断的去追赶,缩小和优秀同学的差距。从这之后我逐渐适应了大学课程的学习方式。面对挫折唯有直面唯有努力才能战胜它。

  说来也是机缘巧合,就在我国图编程期间,国家图书馆举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年画展。在展会上我第一次接触到山东高密的扑灰年画,体会到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精妙。于是我决定把调研扑灰年画作为自己的寒假社会实践。通过采访传承人,查阅大量的文献,我逐渐意识到传统年画的传承与保护仍有许多待研究的问题。之后在人文学院李赫亚老师的指导下,我用了一年的时间不断深入研究,将最终的成果发表在了中文核心期刊《山东社会科学》。之前的我面对高大上的“科研”一直处于迷茫状态,总以为它离大一的自己非常遥远。通过这样一点一滴的锻炼,我体会到了“做科研”的乐趣和一点点打磨作品的成就感,进入了科研的大门。做九游会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兴趣和坚持是最重要的两点,没有这两点的支持,我想我很难有这样多的收获与感悟。就这样,大一的我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科研节奏,点滴的努力换来了点滴的进步。

 

面对挑战的拼搏

  大一时听了很多优秀学长学姐的报告,了解了大学除了课内学习,还有课外竞赛科研的广阔战场。在这里我想分享我大学参加第一个竞赛的经历。大一下我看到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的报名通知,当时就很想参加。但是我又有些犹豫,我本专业是自动化,大学物理只学了一个学期,与那些物理专业出身或是高年级的学长学姐如何竞争,我肯定会被淘汰下去。纠结了许久,我还是下定决心为了兴趣也为了证明自己拼一把。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物理学术竞赛,比赛有17道妙趣横生的题目,没有标准答案,需要通过理论推导实验分析得出自圆其说的结论。我在校选时选择的是折纸桥题目:使用一张A4纸和少量胶水,构建一座跨越280毫米间隙的桥,介绍相关参数,用以描述该桥的强度,并优化其中的部分参数或全部参数。这道题最有魅力的地方在于无论什么样的知识水平都能够上手去做,用张纸折桥测试受力,但想要做好,建立纸桥的受力模型,优化纸桥参数,做到极致却又很困难。之后的一个多月里,我课余时间都用来琢磨如何折纸桥了。开脑洞折了几十个形态各异的桥,不断地试验测试纸桥的强度。期间我还自学了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课程,分析实验结果。我积极主动地联系比赛指导史庆藩老师,跟史老师讨论我的实验设计方案以及结果,不断改进。到了校选的时候,20多人选拔5人,其中有不少物理学院大二的学长学姐,最终我幸运地入选了学校代表队。事后,我问史老师为什么选我,史老师这样回答我“小子,我选你并不是因为你的专业背景有多厉害,就冲你坚持一个多月做实验,找我讨论的精神,我相信你能做好。小子好好干!”史老师的信任与肯定给了我强大的前进动力,为了物理学术竞赛我放弃了节假日也牺牲了大学第一个暑假,留在实验室和队友们准备比赛。努力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暑假我们代表北理工去兰州参加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获得了全国二等奖。

  这张照片是我们在物理学术竞赛开赛前帅气的合影,比赛开始前队友们都略显拘谨和紧张;而这一张照片是比赛最后一天我们完成最后一场辩论的抓拍,虽然当时还不知道最后的结果,但大家终于放松下来,两个多月来日日夜夜的拼搏终于告一段落,和队友们一起奋斗后发自内心的愉悦,这是我大学里最开心的时刻。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团队五人来自四个不同学院,物理学院、信息学院、光电学院和自动化学院,三人大二两人大一。不同的专业背景,使我们组成强大的团队,相互协作,并肩战斗。赛后,我们在史老师的指导下,继续深化物理学术竞赛的研究成果,用了两年时间,共发表论文五篇,专利授权两项以及获得多项北京市级和校级的竞赛奖项。我们五人全部获得保研资格,我们五人有三个人获得九游会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最高荣誉徐特立奖学金。大一的我参加比赛时绝没有想到我会通过这个比赛收获这么多,这是改变了我大学轨迹的比赛。我从此正式进入了科研创新的大门,体会到学科交叉的魅力,结交了志同道合相互激励的朋友,到现在我仍无比感激自己当时坚定参加比赛的决定。

 

面对机遇的争取

  乔布斯曾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你要相信,你现在所经历的,将在你的生命中串联起来。我高中时就对生命科学非常感兴趣,但报志愿时听从家长的意见选择了“万金油”自动化。虽然大学开始学习时候没特别多兴趣,但慢慢沉下心来也竟体会到控制学科的美妙,大学在控制、电学、机械等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我也没放下对生命学科的热爱。我借助通识选课的机会选了生命科学导论,参观了生命学院的实验室,也参加中国国际医疗电子技术大会了解电子医疗行业前沿动态。大三的上学期偶然听了生命学院航天人因工程的讲座,了解了生命科学领域先进的生物芯片技术,从此发现了本专业自动化与自己热爱的生命科学完美的契合点。我能够用自己所学的机械、电子以及控制知识为生物实验搭建分析与测试的微型平台,也就是将传统的生物、化学等实验室基本功能微缩到一个几平方厘米芯片上。这样我既能够发挥自己专业所长,又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生命科学。于是,大三下学期我下定决心转专业保研到清华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发挥自动化专业优势的基础上,继续追逐自己的生命科学梦。

  有时会有同学在抱怨,自己许多的课程与专业没一点关系。而我想说,你永远无法预测将来哪些知识会用得到,不会用得到,只有当你用到时才会发现它的价值。这就像种子破土前,默默地扎根。没有阳光,只有一个信仰,要茁壮成长。所以就要拼命地汲取营养,将根延展到更深更远的地方,虽然会受伤,但这就是将来在风雨中挺拔傲然的资本。所以需要努力打好专业基础享受每一个成长学习的机会,相信未来的一切会水到渠成。

  我大一德育开题报告的最后一句话“写给将在大学徜徉四年的自己,愿自己在四年后回首,看到一路上自己留下的一串坚实的脚印。”这句话曾激励了我大学四年,现在我把这句话送给你们,希望也能够对你们有启发,愿每一位学弟学妹珍惜四年宝贵的时光,努力追求最卓越的自己。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谢谢大家!

发表时间:2018-07-17 供稿: 学生处 (审核:$curArticle.auditInfo)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