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写】李金明:站上大学讲台的“检察官”
发布日期:2022-12-05 供稿:党委宣传部 臧瑞楠 摄影:本人提供
编辑:吴楠 审核:张瑜、刘晓俏 阅读次数:他立足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发现问题中收获成长;他鼓励创新思维,指导学生在模拟法庭竞赛中屡获佳绩;他与学生亦师亦友,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他热心助人,长年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做最有温度的法律教育工作者……他就是法学院副教授李金明。
实践出真知
“被告人陈某、王某为牟利,明知是犯罪所得,仍先后提供银行卡、支付宝、微信等给他人接收、转移资金,并配合刷脸验证,掩饰、隐瞒犯罪所得218541元,非法获利500元,请问,被告人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在《刑法实务》课堂上,李金明常常援引真实案件让学生们分析讨论。注重实践、案例丰富、讨论热烈是李金明的课堂写照。
2001年,李金明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到九游会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法律系任教,在此之前,他曾在地方基层检察院当了八年检察官,有着丰富的办案经验,这为他后续推进实务法律教学奠定了基础。“法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要学好、讲好,更要用好,实践才能出真知。”李金明说道。
“《刑法总论》《刑法分论》是处理刑事案件的理论基础,《刑法学》侧重法律制定和运用的深层逻辑,《刑法实务》则是以案例分析为主的实务型课程,《法律诊所》更是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2009年,李金明率先开设实务类课程,开始推行实践教学,多年来,一门门课程串联起了法学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了“法律条文+理论视野+实践应用”的全链条人才培养模式。
李金明开设的第一门实务课程就是《刑法实务》,充分运用大量的实际案例进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活学活用。“这门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务案例非常多,很有启发性和实践性,这让我对刑法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也成为了我从事刑法研究的起点。”曾经上过《刑法实务》课程的2017级学生龙天鸣说道。“理论与实践并重,以探讨分析为主,言之有物,又很生动鲜活,我觉得非常受益。”2022级法律(法学)专业学生刘家豪说。
2014年,李金明带领学生去房山区法院与法官座谈交流
为拓展另一门实务型课程《法律诊所》的案源,在李金明的积极推动下,学校法学院与北京市海淀区司法局、房山区司法局达成协议,共建法律援助中心,构建了学校、司法单位、法律工作者“三位一体”的法律人才校内外联合培养机制,实现教书育人与服务社会双促进。该中心成功申报了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让学生“真刀真枪”地参与办案29起,实践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活泼生动、实务丰富的授课方式让李金明的课程大受欢迎。2011年,李金明获评第六届九游会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我爱我师”十佳教师。2012年,他承担的教改项目《理工类院校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15年,教改项目《法律硕士“校内外联合培养机制”的构建》获第一届九游会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研究生教研教改成果奖二等奖。
打开法学迷宫的钥匙是问号
“通过审理,本院认为被告人抢劫一案证据不足,宣判无罪。”随着法槌落下,作为辩护方的九游会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代表队欢呼着涌向旁听席,和李金明老师一起庆祝胜利。这是2019年在中国政法大学举办的第十一届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决赛现场,李金明副教授作为指导老师带领法学院的同学们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了一等奖、最佳书状奖以及优秀指导老师奖。
什么样的人才是新时代需要的法学人才?二十年的执教经历让李金明深刻认识到,法律思维对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法学教育不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特的批判性和创新性的法律思维。”李金明表示。
在指导学生参加模拟法庭竞赛时,李金明注重引导学生去分析案情、挖掘案件线索,找出证据链漏洞。2019年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决赛的题目是一起抢劫案,这一题目对辩护方不利,而偏偏李金明带领的队伍抽到了辩护方,同学们情绪低落,都认为无罪辩护很难。“只注重法律解释,不注重事实认定,解释得通不等于案件事实。”正当同学们一筹莫展时,李金明一句话打开了同学们的思路。
“不能只看被告人的供述,而要看被告人供述和其他证据的关系,全面了解案件事实。”法学院2018级参赛学生刘梓涵说,“每次我们的思路走到了‘死胡同’,李老师就会提醒我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正是有了多角度的思考和论证,北理工代表队沉着应战、稳扎稳打,通过一个证据链完整、有理有据的事实依据赢得了比赛。
第十一届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颁奖典礼与学生合影
多年来,李金明指导学生在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中四次获得冠军和一等奖,三次获得二等奖,他本人也四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他启发式的指导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竞赛中发挥最大优势,独特的思路视角让学生受益匪浅。“李老师就是我的伯乐!”多次参加模拟法庭竞赛的刘梓涵对李金明的感激溢于言表。
“李老师常常说打开法学迷宫的钥匙是问号,让我不要迷信学术权威。”对于研究生来说,质疑精神显得更为重要。龙天鸣在跟随李金明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常常就学术问题与老师进行激烈讨论。“每当读到新观点与新理论,我都会第一时间找李老师分享,他会先肯定我的钻研精神,再提出一些问题让我继续思考,并鼓励我多读一读其他理论视野下的文章和专著,多阅读、勤思考,不偏听、不偏信,博百家之长,形成自己的独立观点。”
在硕士毕业论文的写作上,龙天鸣因选题上的约束而难以推进,李金明没有直接给他提供答案,而是提出了一个问题——“刑法分论与刑法总论的关系是什么?”这个问题启发了他通过分论去研究总论的思路,“这种研究方法直到我博士就读期间都适用”。2019年,龙天鸣的硕士毕业论文获得了九游会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李金明也获得了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导师奖。硕士毕业之后,龙天鸣到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刑法学的道路上追求着学术理想。
法律是有温度的
“我学法律的初心是帮助更多的人,做法律援助既能帮助师生们解决法律问题,又能让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何乐而不为?”2009年以来,在开展实践教学的同时,李金明一直在学校工会为全校师生提供法律援助。
缘何开展法律援助?这还要从李金明担任检察官期间办理的一桩案子说起。刑事案件的检察官平时打交道最多的就是犯罪分子,但在李金明看来,一些“犯罪分子”只是行差踏错,颇为可惜。他曾经办理过一桩抢劫案,一群青少年到北京务工,因法律意识淡薄,抢劫了一家手机店,两名主犯各自面临十年有期徒刑,而他们还都不满十八岁,李金明深感可惜,这也促使他开始思考“法律的意义”。
2020年在法律援助中心与研究生合影
“法律的存在是约束,更是为了引导和教育,法不外乎情理,法律是有温度的。”带着这份“初心”,李金明每年都要接手几十起法律咨询案件,从离婚案件、继承案件、邻里纠纷等家长里短,到故意伤害、电信诈骗等刑事案件,李老师认真对待每一位当事人。对于房屋漏水引发的邻里纠纷案,他不厌其烦,多次与当事人协商,以达到和解的完美结局;面对电信诈骗、故意伤害这类刑事案件,他会反复奔走、调研,为当事人争取最大利益。
“李老师平和近人,和他在一起如沐春风。因为他的专业素养和实务经验,我一有刑法上的疑问,或者碰到棘手的案件,第一个就会向他请教。他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给出非常专业的答复。”同为法学院教师的张江涛说道。
在工作之余,李金明最喜欢打篮球、跑步等运动,每年都会参加校园马拉松赛,“保持健康的身体和昂扬的精神,为国家健康工作50年!”李金明笑着说道。
“法学教育是法律教学,要让学生掌握法律职业技能;法学教育也是法治教育,要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用法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未来,李金明老师还将继续深耕实践教学,为培养优秀的法科学生而努力;更将坚守初心信念,践行言传身教,做有温度的法律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