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理工,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发布日期:2019-11-18 供稿:党委宣传部 韩姗杉、王朝阳、吴楠、戴晓亚 摄影:党委宣传部 郭强
编辑:王朝阳 审核:蔺伟、李汉军 阅读次数:【编者按】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树榜样、立标杆”,党委宣传部结合机关党委“党员先锋岗”评选工作,聚焦近年来机构改革中新成立的教学科研辅助机构和书院,对7位工作在教育管理服务一线的优秀党员进行报道,旨在更好地发挥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引领作用,以身边党员的先进事迹,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守初心、担使命,引领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
——习近平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北理工砥砺奋进、矢志一流的征程上,一代代共产党员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他们立足岗位、踏实奉献、攻坚克难、奋斗前进。他们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和奉献,用自己耐心细致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
梁芳:数据专员的“小工作”与“大不凡”
“只要是学生关心的信息和问题,我们都会积极关注并尽量提供和解决!我的工作就是在数据的‘海洋’里敏锐的捕捉到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为学生服务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梁芳是学生事务中心的一名数据专员,这个“小工作”背后的“大不凡”让她很自豪。
2016年4月,学校深化综合改革,学生事务中心应运而生,作为中心的数据专员,梁芳主要负责中心网站的日常管理与运维、新系统的开发、数据的整理与维护、后台数据分析及相关数据报表的制作等。
每年的开学季,新生们都是满载希望与梦想开启了人生的新阶段,初入校园的他们,关心的问题有很多:“我的室友是谁?”“书院规模和男女生比例如何?”“多少人和我同一天生日?”“有没有人和我同名?”……为了帮助新生们及时解开这些疑问、尽快地适应新环境,每学年开学前,梁芳都会提前整合、分析预报到系统里的万余名新生的数据,赶在学生报到前制作出“新生数据大揭秘”。2019年9月3日,本科生迎新当天展现“新生数据大揭秘”的大屏幕吸引了众多学生和家长驻足观看。
“数字迎新”模式只是学校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整体信息化建设,学生事务中心自主开发了奖助、宿舍、服务和综合管理四个子系统。手握各个系统背后几万名在校生的庞大数据库,梁芳总想从中挖掘出一些新花样。她整合、汇总学生学习情况、奖助勤贷、综合测评、宿舍安排、校园卡等学习与生活相关数据,2019年6月,她和其他几位同事一起策划的“数说毕业生”“个人定制版北理记忆”成为了母校送给毕业生的暖心祝福。加强师生大数据分析能力建设,不仅可以提升“精准思政”工作水平,还构建了精准化的学生指导服务体系,助力学校人才培养工作。
“平凡的岗位,只要充满热情,持之以恒,也一定能够取得不平凡的成绩。”为师生提供高效有力的服务保障,是学校深化改革、调整机构的目标,离不开像梁芳一样爱岗敬业、扎根一线、钻研业务的优秀北理工人。
高培峰:愿作争创一流的小“螺钉”
“我们已累计为11个专业学院、研究院和中心的百余个课题组、研究团队提供了20多万个机时、12万个样品的分析测试服务,年均支持教学计划内实验课程、开设实验室开放课程和开展大型仪器设备操作培训共计30余门次,累计接待校内外参观访问1500余人次,为60余家校外企事业单位提供设备开放共享服务……”每当谈到分析测试中心为学校发展作出的贡献,作为中心综合室主任的高培峰总是滔滔不绝,自豪满满。
2014年的春天,已经在北理工求学七载的高培峰从生命学院毕业留校,开始参与学校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管理工作。2016年4月,学校在深化推进综合改革中,正式成立了独立设置的分析测试中心,如何从过去的管好设备,到让上亿元的设备资源释放出支撑“双一流”建设的巨大能量,成为高培峰和同事们心中的大目标。
“我们每天想的都是如何为中心打造一个科学、规范、高效的运行管理体系。”为答好这张问卷,高培峰扎根在了岗位上。而在此过程中,高培峰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三年来,他主持编写了20余项中心内部管理制度、梳理并制定了20余项业务流程,确保中心各项工作有章可循、高效流转;牵头建设了集平台展示、预约使用、安全生产等于一体的中心信息化管理平台;负责中心大型项目实施,累计引进大型仪器设备20余台套、总值1.14亿元;协助编制中心“十三五”“十四五”发展规划……。除此之外,高培峰还是中心日常运行的“后勤官”和师生服务对象的“连心桥”,小到水电零修、物资采购,大到实验室改造、安全生产督查,“后勤官”事无巨细,保障有力;立足学科发展实际需求,开展服务对接,“连心桥”不断为师生们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几年来,在高培峰和同事们共同努力下,分析测试中心从“提高站位”“强化担当”“有力保障”等3个方面着手,正在向着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公共实验平台的目标迈进。
“知艺而善,明术以精”,这是高培峰的座右铭,他希望能够通过踏实工作和刻苦钻研,努力做好九游会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一枚出色的螺丝钉,为“双一流”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李卓欣:做通往教师心中的那座桥
“翻看我们每场工作坊的调查问卷,培训满意度均为100%,非常满意度保持在80%以上”,教师发展中心培训部项目主管李卓欣谈起中心培训工作的成效,很是自豪,而“专业+细致+温度的服务”则是培训获得“超高人气”的秘诀。
2018年,面向“双一流”建设目标,学校大力实施机构改革,突出“管服分离”的管理理念,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李卓欣就是在中心成立之初入职工作的。“刚入职时,新环境新工作,组织开展教职工各类教育培训让我有点‘抓瞎’。” 之后,李卓欣迅速适应岗位,带着“高标准、严要求、精细化”的理念,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培训任务。
部门成立初期,作为中心培训部唯一一名项目主管,李卓欣不仅认真学习研究教师职业发展规律,收集培训需求,协助中心领导搭建了全员培训体系,还完成了专任教师、辅导员、管理职员、实验人员四支队伍的培训课程设计。“为了在密集的培训活动中仍然保持高标准的服务,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培训宝典》,将大量经验凝练为标准化流程。”
“本科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是学校2019年的三大专项工作之一,通过培训有效助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就成为李卓欣的重点工作。在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她经过广泛调研后组织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能力提升系列工作坊,一经推出,便成为教师发展中心的品牌项目之一。 为了保证工作坊主题接地气、内容吸引人、经验可借鉴,在前期策划阶段,李卓欣一方面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广泛收集教师需求,同时采用了深度访谈、学院走访等方式进行调研。值得一提的是,工作坊开设以来一直是安排在中午时间举办,地点设在研究生楼一层,“这是考虑到教师们的工作特点,中午下课后,不用多走路,就可以直接来教室,边吃工作餐边参加培训交流,在轻松的氛围中收获教学经验,我们的培训应该给予收获,而不是负担。”为了推出最满意的工作餐,李卓欣“煞费苦心”,不仅根据老师们的建议增加了西式简餐,还改用锡纸盒加强中餐的保温,注重调整食材搭配和口味。 “冬天组织新教师去良乡参观,她都会提前给每个老师准备暖宝宝。”中心培训部高级主管陈晓燕对李卓欣的细致入微高度评价。 “我们要时刻站在老师们的角度,考虑他们的现实需求。”如何设计培训主题,保证培训的参与度和有效性,是李卓欣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
“围绕一流大学建设,做教师发展路上的贴心人,为职能部门提供工作支撑,我们就像一座桥,踏踏实实做事,才能通往教师的心里。”
王卓:为学生“精准调教”职涯发展方向
“严格来说,我从事学生就业指导的工作已经9年了。”2010年,当时还是北理工学生的王卓,就在就业办公室担任学生秘书直到2013年留校在这里任职,“我很喜欢我的工作,每次帮学生解答疑难问题和提供就业指导,看到学生满意而归,我觉的很充实!”
2018年,学校实施机构改革,将招生就业工作处的学生就业和学生档案相关职能划出,组建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本科生和研究生职业发展教育、就业指导、就业服务以及档案管理工作。
近年来,面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总目标,北理工的就业工作质量不断提升,不仅连续两年位居QS全球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中国大陆高校第7位,更是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内涵式发展。“引导学生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结合起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是我们高校就业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如何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是王卓工作的重点。就业讲座中,王卓不仅讲解职涯规划的知识,还会着重介绍国家重点行业、基层和西部就业政策,宣传优秀校友典型。
“我听了王老师的讲解,才明确了投身基层的志向,每当遇到问题或疑虑,王老师无论上班下班,都会耐心给我提供建议。也是在她的帮助下,我顺利考取广西选调生。能施展才华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我工作起来充满动力。”2018年毕业的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张炜林对王卓十分感激。
2019年10月,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整改举措之一,为了满足学生职涯个性化指导需求,并将就业指导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北理工建设了国内首家高校“职涯体验中心”,王卓也成为中心“摆渡人工作室”的首批咨询专家。为了能给学生提供高水平专业化的咨询服务,王卓更是利用业余时间,勤奋学习,弥补自己知识上的不足,取得“国际职业导师(高级)”等专业资格,成为了一名合格的职涯“摆渡人”。
传承红色基因,为学生“精准调教”走向社会的人生方向,用专业化的技能,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提升添砖加瓦,王卓用爱岗敬业的行动为一流大学建设写下自己的精彩笔触。
甘振坤:为一流人才插上“双创”之翼
“与一般工作的模式不太相同,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工作不能只在办公室埋头苦干。”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副主任甘振坤谈及自己工作的特点,笑称自己干的是一份坐不住的工作。
2018年,学校聚焦一流人才培养,大力实施机构改革,专门成立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伴随中心成立到来的甘振坤,主要职责就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育“双创”项目,组织带队参加国内外创新创业赛事。长期以来,北理工的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传统良好、成绩优异,结合新时代、新要求,甘振坤主动学习,积极交流,逐渐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探索了有效的工作模式。“师生是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工作的主体,要做好这项工作,归根结底就是要为师生做好服务!”拿出代表北理工的高水平创新创业项目是甘振坤的追求,以赛事作为牵引,以师生作为中心,甘振坤从项目储备、挖掘、培育、辅导等环节上狠抓细节,让“双创”成为北理工一流人才培养的一面“金牌”。
2018年,在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北理工成为第一个在一届大赛上同时获得冠军、季军的高校,刷新该项赛事纪录,甘振坤在幕后攻坚克难、默默奉献了8个月。“现在,遇到不少大专家和青年人才时,他们都会主动跟我了解创新创业工作,都想结合科研工作指导带动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自己的工作,让越来越多教师重视和参与到“双创”工作中,让甘振坤更加感到欣慰。
从事创新创业实践指导工作,最让甘振坤最看重的是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和能力的提升。“有一个学生在参赛前是个比较沉默的人,跟人交流也少,在参与半年多创新创业实践后,他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赛后还主动跟我说只要学校有需求,他都会义不容辞为学校而战!”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培育创新精神,提升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是甘振坤努力的方向。
建设一流大学,必须要培育一流的人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甘振坤希望自己踏实的工作,能够将双创精神赋予北理工学子,为他们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国家需要的领军领导人才注入成长的动力。
杜乔:“以人为本”编好这张课表
课表,作为全校师生日常教学工作的“指挥调度图”,对学校有序开展教学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学运行与考务中心负责全校课表排定的“总调度”,杜乔时刻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
2018年,学校实施机构改革,将原教务处、研究生院的课程排定职能、教室管理职能、考试组织职能以及网络信息技术中心的多媒体教室、教学资源保障职能进行整合,组建了全新的教学运行与考务中心,杜乔也从研究生院的教学管理岗位调入教学运行与考务中心,负责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排定工作。
“编排课程并不是一件坐而论道的事,必须要对各类教室的教学环境了解掌握,比如投影情况、桌椅是固定的还是活动的;要了解不同课程的授课模式,是研讨型还是讲授式;要考虑学生的需求,教学楼之间的距离如何,两节课之间学生有没有充足时间在教室之间进行转换……,在今年的排课中,当得知有两位学生因行动不便,无法在高楼层上课、也无法转换教学楼后,我和同事对照课表,逐一帮他们核对调整,最终把他们都调换至一层上课,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便利。总之,排定课表也是通过另一种形式安排师生们的工作生活,群众观念必须特别强。”杜乔将教学运行与考务中心“以人为本,服务师生”的理念扎扎实实落在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里。
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杜乔也遇到了更大的挑战。“机构调整之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排课选课是分别在研究生教务系统和教务部综合教务系统中进行的,两个系统的教师资源、学生资源、教室资源都是相互独立的。以教室资源为例,如若本科生课程需要用到研究生楼的教室,则需要人工去借用,而靠人工去识别并保证不会与研究生课程的使用发生冲突,这是对排课工作人员体力和脑力的双重挑战。”杜乔说道。
针对这个问题,教学运行与考务中心经过前期充分调研,立项建设一体化教学管理系统,旨在进一步打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务系统数据,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与体验。“依托学校信息化建设,我们希望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资源利用效率,使教学服务保障工作更加精细化和专业化,为一流人才培养和一流大学力量做出更大贡献!”面对未来,杜乔充满信心。
李田田:关爱学生有“三真”的“田田姐”
“田田姐常与我谈心谈话,并积极为我提供建议和帮助,解决了我的许多实际困难,在北理工我无时无刻不感受着温暖……”这是睿信书院2019级的一位新生,在参加北京市残联举办的“我来北京上大学”残疾大学生座谈会上的真诚表达。从小便因重疾而只能靠轮椅行动的他,2019年考入北理工睿信书院。身体的不便,全新的环境,令他压力不小,但是学校及时送上的有力支持,帮助他顺利入学,而他提到对自己关怀备至的“田田姐”,正是自己的辅导员李田田。
2018年,聚焦本科生大类培养和大类管理的北理工书院制管理模式正式启动,北理工2018级本科新生们全面进入9大书院,李田田也正式成为睿信书院的一名新生辅导员。
要带好自己的330名“孩子”,李田田有自己的“法宝”,那就是真心、真诚、真情。为了全方位地了解自己带的新生们,李田田坚持每天与学生谈心谈话,每周都要有两三天的时间穿梭在教室和宿舍之间,微信步数日均“10000+”,晚上周末更是与学生开会指导班团建设的高峰时段。无论大事小情,李田田总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学生有问题找你,是对我的信任,每个微小的交流都是拉近感情的机会。唯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李田田始终“三真”以待自己的学生。“只有走进学生的心,思想教育的力量才能发挥出来。”为了更好地与学生交流,引导他们的思想成长,李田田还积极学习心理学,掌握沟通技巧,打开学生心扉。“田田姐,一起跑步吗?”成为办公室门口经常传来的邀约,带着真心、真诚、真情的李田田,成为学生心中值得信赖、愿意分享的“大姐姐”。
在北理工,学生“有急事第一时间找辅导员!”并不是一句口号,学生在哪里,辅导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就到哪里。未来,李田田将继续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用真心、真诚、真情做学生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