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理工,我们很幸福
——记徐特立奖学金获奖夫妻王乾有、王珊博士
发布日期:2018-04-08 供稿:党委宣传部 王朝阳 摄影:机电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编辑:王朝阳 审核:王伟、赵文祥、王征 阅读次数:
“能够有幸和自己的爱人,都成为徐特立奖学金的获得者,我想这是值得我们珍藏一生的宝贵经历,在北理工,我们很幸福!” 这是化学与化工学院的博士生王珊,在荣获2017年北理工徐特立奖学金后的一段感言。而他的丈夫,机电学院的博士生王乾有,在2016年同样荣获了这份荣誉。
1984年12月,我校武衡等21位自然科学院时期的老校友倡议在母校设立“徐特立奖学金”,以纪念老院长徐特立,并发扬其教育思想,激励青年学生勇攀科学技术高峰,支持学校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1988年5月,首届徐特立奖学金授奖大会正式举办。此后,徐特立奖学金便成为九游会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最高荣誉级别的奖学金。30年来,共有826名北理工学子获此殊荣,王乾有、王珊夫妻是其中的两位佼佼者。
在对科研理想的执着追求中,他们彼此走近,相知相爱的青春芳华,在北理工幸福绽放。
有一种幸福叫志趣相投、齐头并进
王乾有和王珊曾在同一个实验室读硕士,作为一对校园情侣,硕士毕业后,他们带着对研究的热爱,一起放弃已经找好的工作机会,携手选择继续读博。
2014年,王乾有考入机电学院攻读兵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师从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利教授,而王珊则来到了王博教授的功能多孔材料课题组。
杨利课题组师生合影(三排右二为王乾有)
“我硕士是研究有机化学的,但是博士选择了含能材料方向。因为北理工的兵器学科是国内第一,还要建成世界一流,并且每个男孩都会有些军事情结。记得第一次与杨利老师交流,我就深深佩服她在含能材料制备方面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开放创新的科研思路,并且被杨老师十分亲和的人格魅力所吸引。现在看来我的选择特别正确!”谈到自己的选择,王乾有回答得直接干脆。
王博课题组师生合影(一排左三为王珊)
而王珊则选择继续从事“老本行”,“报考前,我查阅了王博老师的履历,得知当年只有32岁的他,已经在《Nature》《Science》上发表了3篇论文时,着实吃惊、佩服!和王老师简单接触后,我就觉得他特别热情,交流也无代沟,所以就义无反顾地报考了王老师的博士,也希望能在他研究的前沿领域,做出自己的成绩。”
王乾有研究的起爆药,在军民两个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新技术背景下,研究高科技、智能化、集成一体的起爆药成为热点。“起爆药的安全性和威力性似鱼与熊掌,一直是不可兼得的两项重要指标,而我的研究就是要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让起爆物威力最大化。”带着北理工人的一份质朴,一步一个脚印,2016年,王乾有在高能稳定起爆药创新性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王乾有的不断突破,对于王珊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虽然我是女生,但同样作为北理工的博士,我不能落后,也要有所建树。”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王珊在功能化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研究方面也取得突破,首次提出了一种二维有机共价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的新策略,利用新材料特性优势,突破传统设计思路,有效缩短了锂离子的穿梭路径,解决了锂电池的容量低和倍率性能差的问题,研究成果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珊珊读博4年,发表10篇SCI论文,影响因子合计达到一百,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的两篇论文分别被国际顶级期刊《美国化学会志》和《先进材料》收录。”每当谈到妻子王珊出色的科研成绩时,王乾有总是流露出一种钦佩和自豪。
像所有情侣一样,王乾有和王珊也喜欢在闲暇时光一起探寻美食、看电影、唱歌、旅行……,但面对外人看来枯燥的科研工作时,他们也乐在其中。王珊说:“两个人分享在科研探索中的收获也是一种乐趣,虽然是‘苦中作乐’,但慢慢沉淀,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加强烈。”
《先进材料》于2016年7月刊发王乾有研究成果
谈恋爱谈出学科交叉,“蹭”组会“蹭”出创新成果
说起王乾有的学术突破,可谓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2016年,王乾有凭借在高能起爆药创新性、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先进材料》上发表了一篇影响因子高达19的科研论文,成为机电学院近年来发表影响因子最高的文章。
《先进材料》作为工程与计算大学科、材料与化学大领域的顶级期刊,在国际材料领域科研界享誉盛名,其论文接收率仅有10%-15%,在如此严苛的审核之下,王乾有的论文不仅被期刊第一时间推荐为VIP文章发表,还荣登封面,同时这也是该期刊十几年来发表的首篇关于含能材料的论文。
“我的学术成果是‘蹭’出来的”,谈起自己的成绩,王乾有总是这样打趣地表示。“我们约会就是在珊珊的实验室。她大部分时间都在不停地实验、分析,约会的时候,我经常帮她打打下手。”王珊所在的王博教授课题组,工作节奏被喻为“996”,也就是学生自觉朝九晚九一周六天,而勤奋的王珊更是对自己要求严格。
正是在这种“科研学术式”的约会中,王乾有除了与王珊交流感情,分享实验心得和文献收获便成为两个人最喜欢的话题,而以“家属身份”跑去“蹭”个组会,也成了王乾有的家常便饭。“在王珊的组会上,大家分享的新材料合成、制备方法和应用等知识,对我启发很大。”于是王乾有就从“蹭”组会,逐渐变成了积极主动地参加。
博士前两年,由于两个人实验室比较近,王乾有每周二下午都主动去旁听王珊的组会,这种由爱情发展而来的“学科交叉”,让王乾有受益良多。“组会上,陈宜法师兄讲解的制备含铜材料、韩玉振师兄讲解的利用锌MOF经过高温碳化做锂离子电池,让我联想起杨利老师非常感兴趣的叠氮化铜材料,这种材料仅凭借毛衣、头发上的静电就足以引爆。”瞬间的头脑风暴,让王乾有产生了用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改造叠氮化铜的灵感。
由于MOF材料并不是自己熟悉的领域,在经过认真的思考之后,王乾有心怀忐忑,找到了王珊的导师王博,想请教一些更为专业的指导意见。“没想到王老师和我耐心地讨论了一小时,用他的经验,给了我中肯的指导,他建议我直接烧掉铜MOF材料,利用产生的碳增加导电性,并将烧掉后的铜制备成叠氮化铜。”至今,王乾有对王博老师的创新包容敬佩不已。
“越是这种没人尝试的事情,越给人以挑战的兴奋感。”随后,在导师杨利教授的支持与指导下,王乾有看准这个交叉方向,坚持不懈,终于创新性地实现了以含铜有机框架作为前驱体,反应制备得到一类静电钝感的碳-叠氮化铜复合材料,该材料仅需10 mg就可以打穿铅板,而目前广泛使用的起爆药系统却需要30 mg。《先进材料》审稿人也高度评价王乾有的成果“打破了制备含能材料的传统思想,是该领域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
“如果没有两位老师那种毫无保留的科研育人精神,我的研究是不可能实现的。”杨利教授认真指导王乾有做好起爆药制备和测试,确保实验安全;王博教授则对王乾有的实验思路提供了宝贵建议,还手把手教他MOF材料制备,并亲自联系时任化学与化工学院胡长文院长,利用他的实验炉烧制MOF材料。
“读一次博,不仅收获了婚姻,更收获两位老师的智慧,我感觉超幸福。谢谢我的自家人,谢谢老婆的‘娘家’人,谢谢咱们北理工人。”在2016年徐特立奖学金答辩中,王乾有这样幸福地说道。
“比翼鸟”在幸福的北理工起飞
王乾有和王珊被同学们笑称为科研路上的“比翼鸟”,对此王乾有解释说:“在北理工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课题组师生的支持鼓励下,我们一起钻研学习、相互促进,这种共同成长的经历,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幸福收获。”
王乾有和王珊认为他们科研成绩的背后,离不开课题组“比学赶帮超”的氛围,离不开导师们的认真指导和严格要求,帮助他们瞄准世界前沿,咬住“创新”不放松。“王老师常用树林猎兔比喻做科研。对硕士而言,导师会告诉你树林里兔子在哪,你去打就好了;而对博士,导师告诉你的只是这片树林可能会有兔子,你得自己去打。而且科研还要有高创新性,重复他人或在他人基础上稍作改动的,都是低价值的。” 王珊这样分享导师王博对自己的教导。
其实,初为博士的王珊并不适应,尽管每天“泡”在实验室长达12小时,但研究毫无进展。面对无数次的失败,王珊也想过“走捷径”,但她的这点“小聪明”都会被导师看穿。“科研路上没有走捷径一说,做对照试验、做重复试验,这是对科研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王乾有总是笑着回想当时:“珊珊那个时候特别喜欢哭,而缓解情绪的方式,就是组里的冯霄老师带着我俩吃饭。”王珊接着补充道:“一般会去二食堂,有时候看我实在郁闷,就会请我们去吃海底捞。吃饭的时候,冯老师安慰我、鼓励我,不要因为实验难度大,而质疑自己的能力,并帮我一起分析失败原因,找到解决方案。”
2013年,冯霄博士毕业留校,成为王博团队的一名青年教师。在学生眼中,王博和冯霄两位老师,一文一武,一张一弛。一位是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严厉先生”,一位是春风化雨、点亮心灵的“暖男”。此外,两位老师对于王乾有这位课题组的“女婿”,也是关怀备至。
2017年夏天,申请了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的王乾有,赴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学习,由于学习压力繁重外加水土不服,发烧被送去了急诊。“为了不让导师和亲友操心,我当时没有跟任何人提起,住院第三天,冯老师正好通过微信询问我的研究情况,得知我在美国住进了医院,马上打来国际长途问候病情。后来,王老师和冯老师还担心美国急诊医疗费用很高,怕我生活费不够,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直接把钱打到了我的银行卡上,这点让我特别感动。”
2016年6月8日,王乾有和王珊领取了结婚证,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北理工培育我们成长,见证了我们的感情,我们幸福的种子,在北理工幸福的土壤里,开花结果!”
【相关链接】
科技人物观:你能想到最浪漫的时刻是什么?这对博士夫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