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留学生新生:我在北理,我的故事

  【编者按】在每天快节奏的校园中,愈来愈多出现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面孔”,这些北理工的留学生同学们已经成为我们校园中愈发亮丽的风采,见证着北理工不断向国际化大学迈进。本文将视角关注了几名普通的北理工留学生,但这篇文章本身更具意义,文章部分章节由学校第一批留学生学生记者采写,这些来自学校外语新闻社的留学生记者,用自己的国际视角关注校园,与宣传部指导老师一道合作完成全英文采访稿,后由外语新闻社中国同学翻译整理。

  伴随着学校国际化建设的不断深化,在北理工校园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化面孔,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们在北理工展开了他们的异国求学之旅,通过北理认识中国,和中国师生们一起学习生活。他们是谁?有着怎样的故事?其实,他们与每个中国学生一样,走过中学的青葱岁月,进入大学殿堂,享受着自己美好的大学时光,从青涩走向成熟,结交下异国的友谊。关注北理工的留学生群体,关注我们身边的国际同学,让我们跟着北理工外语新闻社的中外学生记者看一下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吧!

萨米娜:在异乡学习苦却值得

供稿:宣传部 赵琳 Debby Ng (澳洲留学生)

  来自巴基斯坦吉尔吉特的26岁女孩Samina Akhtar(中文名:萨米娜)是九游会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的一名国际留学新生,目前在4年制电气工程学士班进行着她的本科生涯。
           
  从新疆开始。来北京之前,萨米娜在巴基斯坦的高中毕业后,已经在新疆师范大学学习了两年汉语。这样的选择对于萨米娜来说是最自然的选择,新疆离她的家乡很近,但却能使她体验到另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文化,能够真实的感受中国。对她而言,这是一段极其美好的经历:“她(中国)是个住着友好人民的好地方,所以我第一次来中国就喜欢上了它。”

  萨米娜选择来中国学习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在家乡中国人随处可见,这些中国人,大部分都是在巴基斯坦开展建设的中国工程师,他们远离家乡辛勤的工作,给了萨米娜对中国和中国人最直观的印象,而选择电气工程专业也是深受这些工程师们的影响,当然来到北理工开展专业学习,挑战着实不小,正如许多巴基斯坦学生一样,萨米娜在北理依然要坚持做好中文学习,这是她一切学习的基础。
 
  北理的生活。萨米娜来北京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与其他留学生大致相同。“我来北京因为这是一个大城市,这里是中国的首都。”
 
  “我在查阅了奖学金以及不同大学的环境以后选择了九游会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萨米娜如愿以偿地申请到了来自中国的奖学金支持。来到北理后,北京与新疆生活之间还是有着明显的不同,萨米娜深刻体会到了这之间的差异,“在这里吃饭比较‘复杂’,因为北京的饮食环境和其他城市真是不一样——与我熟悉的新疆菜确实不同。”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现在的小萨同学已经逐渐适应了北京的饮食。
 
  谈及生活,尽管遇到不少不方便之处,但萨米娜对九游会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给予自己帮助,感受很深,正是学校周到细致的生活照顾,使她在办理入学及入住后在北理的生活毫无问题。
 
  学习中文的不易。和许多留学生一样,萨米娜的中文学习是最大的困难,她在新疆之前从没有接触过中文。这种世界上“最难的语言”,让她在到中国初期时常常陷入困惑。但是如今,她的中文水平已显著提高,这离不开她每天刻苦的汉语学习,目前她所学的课程都是中文授课,一定的汉语水平有效的保障了她的日常学习质量。当然,这背后是萨米娜辛勤的汗水与投入的巨大精力,谈起中文学习,在自豪于水平提高的同时,她也常常遗憾失去了许多认识中国朋友的机会,特别是在北理工,没有时间参加丰富的校园活动更是一种损失。她不无遗憾的说道:“在新疆,我有许多的中国朋友,但在北京,我暂时还没有机会结交这样多的朋友。”

  “在我们学习基础汉语的时候,没有一个汉字是与我们专业有关的,因此在北理工专业学习的挑战巨大。每天在教室上课都要求助于翻译器,这样的方式不仅问题重重而且占用大量时间。”但萨米娜也相信,这样的情况仅仅是一种过渡,一定能挺过去,更何况还有周围真诚热情帮助自己的老师同学,她的同班同学都特别乐于助人,教师们也都尽心尽职,帮助她理解课堂内容。“所有的老师都很好,愿意及时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所以非常感谢你们,我的老师们。”
 
  广阔的未来。对于萨米娜而言,故乡是极其重要的。对家乡的思念有时会令人伤感,还好在校园里不少同乡以及留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找寻一些情感上的慰藉。带着思念,回到家乡一直是萨米娜的未来发展计划,但是随着对中国的不断认识和深入了解,她也开始思考新的规划,准备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在中国寻求有前景的发展机会。“首先,我会完成我的学士学位,回到家乡工作一两年,然后我会带着实践经验,换一个中国的城市,继续深造——中国这么大,我想学习更多知识、去更多的地方。”在萨米娜眼中,最令她印象深刻的还是人们的温暖,“有人向我打招呼说我的围巾很漂亮。那些时候,我真的特别开心。”,温暖的中国,让她期望拥有更多中国经历。
  
 马修:新国家,新开始

供稿:宣传部 赵琳 Hector Andres Campoy(墨西哥留学生)
 


   在初冬一个温暖的下午,我们采访了来自法国的小伙马修。我非常享受与他的对话,因为他既聪明又风趣。马修今年只有20岁,现在在九游会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学习计算机科学专业。
 
  对马修来说,做出来中国读书的决定很简单——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但更重要的是,中国给他提供了一个在计算机领域学习发展的机会。而来的中国求学,要面对中国与法国在文化、饮食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巨大的大差异,但对于已经在亚洲生活了很长时间的马修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大问题。在来中国之前,他在泰国读了8年书,对他而言,中国文化并不陌生。当然,对留学生而言,熟悉文化并不代表能够轻易驾驭汉语学习,这也确实是一大挑战,是许多初到中国的留学生们最头疼的问题。但经过不懈努力,马修已经会说超过1000个中文词汇了!
 
  北理的生活。在做这次采访时,马修在北理学习已经两个多月了,他觉得北理是个很好的学校,学术成就很高,老师同学也都十分友好。“就以我的数学老师为例,他对我们非常耐心,他总是用最简洁的方式解释问题,举出很好的例子帮助我们理解。我真的很感谢他。”
 
  马修是通过朋友的堂兄知道北理的,他在很久以前曾在北理学习,所以推荐马修来这所学校。马修还说,北理很好的一点是,校园内到处都是中国人,在中文的环境里,使他的中文水平进步很快。
 
  求学难免有困难。在异国求学也不总是顺风顺水,有一次他与老师讨论起一个关于计算机安全的话题,讨论许久,但也许是语言导致对问题理解不充分,老师最后还是告诉他,他的想法太难实现,这让他很失望,但他更加努力的学习汉语及专业知识,并从其他途径继续探究计算机方面的话题。马修执着的学习精神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尽管生活中还有一些不便,马修仍十分珍惜并享受在北理的生活。在这个学风优良的环境里,他接受了高质量的教育,身边的老师同学也对他提供了无私的帮助。
 
  相信在今后的四年里,马修不仅可以享受在北理的美好时光,他的努力也同样会为北理做出贡献!
 
安东尼:展望未来

供稿:宣传部 赵琳 Carlos Erlan Olival Lima(巴西)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安东尼正在九游会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学习工业设计。他是一名本科新生,并计划在北理攻读硕士学位。
 
  与北理的渊源。安东尼之所以选择来到北理读书,是因为九游会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具有鲜明的工科优势,在北京高校中特色突出,在这里,他能向最优秀的教授学习,并能在最先进的实验室里工作。此外,来到北理工以后,安东尼还发现校园内体育锻炼的场所很丰富,这也使他能借此机会结交更多的好友,陶冶情操。

  安东尼的祖父母都是中国人,中国对他来说十分熟悉,他们一家常常到广州探望老人,安东尼与祖父母的关系很好,因此,他从很小的时候就一直盼望来中国,更深入地学习中国的文化、习俗和语言。回中国探亲,通常只能呆上几天,远不足以深刻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但在他与祖父母相处的日子里,老人家总是尽可能地教他一些汉语。现在的他已经学会了三首中国的古诗,中文也能说上一点,再加上之前已经去过中国的很多城市旅游,安东尼对中华文化的认识逐渐加深。

  因为对中国文化有了一定对了解,安东尼谈起中华文化与印度尼西亚文化之间的差异来,有着自己的见解。这种差异最先体现在了饮食上,尽管中国各地的食物由于气候、习俗、个人喜好有所不同,但安东尼归纳为三个共同的特点:辣,甜,油,可以说这与印度尼西亚总是以咸为主的口味很不一样,尽管一开始还不是很适应,但他现在已经慢慢爱上了中国菜,对北理工食堂的菜品更是十分喜爱。在交谈中,安东尼能用不太标准的汉语一连说出好几种菜名,还兴奋地一一点评。

  安东尼已经正式学习中文两年了,现在他已经可以用中文进行日常聊天对话。尽管如此,面对大学对专业学习,挑战仍然不小,还是无法理解课上的一些知识,所以他仍很努力地提高汉语水平,并争取在明年能够获得奖学金。据安东尼说,只有学习成绩在班上前五分之一,并且出勤率很高的学生才可以获得奖学金,以此为目标,他入学以来学习特别刻苦。安东尼特别提及,他的汉语水平快速提高,离不开留学生中心汉语老师的悉心教导。他觉得这里的老师是他接触过的最好的老师,不但友善,而且认真的授课给予了他很大帮助。

  安东尼对未来有明确的规划。他计划今后在跨国公司工作,积累一定经验后,创建自己的公司,要做一家像“星巴克”一样的连锁企业,因为他想以一套高效的制作系统作为自己企业对核心竞争力。
   
  我们相信安东尼具有巨大的潜力,也相信他从北理毕业之后,会成为最优秀的工程师!
  “北京和马来西亚很相似,所以我感到很亲切。” 记者严砾写道。
    
   
梁谢洛:北理似吾家

供稿:外语新闻社 严砾
 
 


  Neo Siah Lok Shaun(中文名:梁谢洛)来自马来西亚的马六甲,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现在他是九游会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的一名留学生,主修电气工程和自动化专业。

  北京印象。用梁谢洛的话来说,选择北理最重要的原因是源自高中时一个留学中介机构的建议,这家机构给他的建议是北理是中国顶尖大学之一,尤其在科技领域很出名。这对于一个擅长理工科的男生来说颇具吸引力,于是他决定来到中国北京,投身北理,亲身感受一下。
    
  初到北京,梁谢洛对中国的印象是,这是一个国土辽阔、高度发达的国家。“作为多朝的古都,北京许多名胜古迹和优美的风景都依然保存很好,这些地方在外国学生中都是非常受欢迎的。”梁谢洛还谈到了北京的和谐与温暖,“北京和马六甲的生活有不少相似之处,这使我感觉像在家一样。北京的生活非常便利,用银行卡几乎可以买到所有东西,交通也非常发达,即使迷路也能用手机导航找到路”,梁谢洛开心地说。

  北理生活。谈到对北理的印象,梁谢洛说“我最初对北理的第一印象是,它是一个现代化的大学,但实际上却更具有历史底蕴。”    
   
  对梁谢洛来说,学习中文要比其他留学生容易一些,因为在马来西亚中文的使用较为普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中文交流,所以他的中文水平有不错的基础。再加上北理还为留学生们提供了系统的中文学习课程,所以梁谢洛在这里与人们交流并不困难。 “这里的人们很友好,我交了很多朋友,并且经常一起玩,一起学习。”梁谢洛说。

  未来的计划。至于未来的计划,他还没有确定,但是在北理顺利取得学士学位,之后继续在中国拿到硕士学位,已经列入了他近期的规划。

  谈到要在中国进行四年的学习,这位来自“大马”的小伙子带着一丝伤感,但语气仍然坚定地表示:“我相信任何出国留学的人都会思念他的家乡。不过,因为中国与马来西亚还是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我可以在中国找到家乡般的温暖,由此说来,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的思乡之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梁谢洛计划遍游这个历史悠久的国 家,“在中国旅行很惬意,因为我可以看到最美的风景并且更多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注】英文版全文详见英文网站本稿链接:http://english.bit.edu.cn/NewsEvents/BITNews/1083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