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新能源汽车迎接发展拐点
发布日期:2019-07-05 供稿:中国科学报 编辑:吴楠 审核:王征 阅读次数:
原文标题:新能源汽车迎接发展拐点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7/347470.shtm
7月盛夏,以“新时代、新变革、新产业”为主题的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海南拉开帷幕,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产业领袖共聚于此,探讨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路径和产业发展趋势。
“全球汽车产业正在进入百年未遇的大变革时期,这不仅为其发展赋予了新动能,也带来了重塑世界汽车格局、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机遇。”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指出。
随着新一代信息通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汽车产业的科技创新已经进入空前活跃的新时期。
动力电池期待颠覆性技术
“中国动力电池目前的状况是总体产能过剩,优质产能不足,亟需进一步创新发展,以期取得具有颠覆性的技术突破。但是,一个真正从基础做起的颠覆性工作,并不是一气呵成的,有时候不能太急于求成。”中国工程院院士、九游会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教授吴锋指出。
新能源汽车作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标志性产品,正迎来新的发展时代。数据表明,2018年,全球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214万辆,中国销量达到125.6万辆,占中国新车销售比例的4.5%。截至2018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突破564万辆,中国占比达52.8%,连续4年居世界首位。
吴锋表示,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要继续开发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动力电池体系,建立完整的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电池回收再利用体系,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
万钢认为,发展新能源汽车既要做好顶层设计,又要把握好新旧动能转换的节奏。
他指出,燃料电池汽车具有清洁零排放、续驶里程长、加注时间短的特点,是适应市场需求的最佳选择。“推广燃料电池汽车,需要在示范运营区构建集制氢、储氢、运输、加注和商业运营一体化的氢能体系。”
安全性是产业发展关键
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新能源汽车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迎来了如何保证安全性这一“成长的烦恼”。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说:“安全事故是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致命隐患,必须尽快解决。新一代电动汽车发展可能不是依靠动力性,而是依靠安全性。谁安全可靠,让用户放心,谁将来才能赢得客户。” 新能源汽车发展10年来,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从100Wh/kg提升到300Wh/kg,价格从5元降低到现在最低的0.8元,但伴随电池比能量的提高出现了安全性问题。“锂离子电池技术有望成为车用电池主流技术,目前紧迫的任务就是如何把安全的平衡点提升到300Wh/kg的能量密度。”欧阳明高说。
安全事故的本质是电池的热失控,电池热失控是影响电动汽车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他表示,解决电动汽车的安全事故,要加快动力电池技术的研发,形成安全的高比能量电池,同时配备高水平的热管理系统,加强监管。
一汽集团董事长徐留平说:“国家主管部门要强化法规和行业标准建设,企业应该强化内部管理,坚决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同时,要强化信息的公开透明,及时正面回应关切,消除社会疑虑,减少因不明真相带来的副作用。此外,还应加强创新驱动,强化电动汽车基础技术研究,深度关注用户使用过程,提升服务水平。”
跨界融合促进全产业链新发展
随着政府补贴的退出、双积分政策的实施,国际品牌电动车大举进入,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和市场将迎来新的变化和挑战,竞争也会愈发激烈。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看来,跨界技术和造车新势力的加入增强了创新活力,但要充分释放汽车造福社会的潜能,还有赖于网联化、智能化和出行服务的创新。
陈清泰认为,未来的电动汽车将是储存和消纳绿色能源的基本单位,是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基本单元,是将新一代移动通信、共享出行链接在一起的节点,从而推动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交通革命和消费革命,较大程度破解长期困扰人类的能源、环境、城市交通等痛点和难点问题,重塑未来出行新体验。
与此同时,陈清泰强调,核心零部件和系统软件仍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弱点和痛点,要大力加强相关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特别是系统软件的开发。
“展望未来,新能源汽车将从初级阶段经历新能源和智能化双向并行发展,进入新能源电动汽车新时代。”欧阳明高指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