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网» 媒体北理» 媒体理工

校地融合 学以精工

原文标题:校地融合 学以精工

原文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3-02/10/nw.D110000renmrb_20230210_2-04.htm

微信截图_20230210114452.png

天文大数据中心实验室里,分布式雷达数据中心正在形成月球正面三维成像;毫米波雷达实验室里,一条智能驾驶车端角雷达生产线正在试运营……走进九游会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重庆创新中心,涌动的科技热潮扑面而来。

让这些突破性研究落地的,是九游会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和重庆两江新区的合作。北理工有关键技术优势和拓展学科布局、加快重大科研成果转化的愿望;两江新区有电子信息、汽车等支柱产业优势和开辟发展新领域的合作诚意。北理工围绕先进车辆、智能化和大数据、新材料、先进空天等优势学科方向,高起点建设重庆创新中心。院士领衔,团队落地,属地发展,互利互惠。3年多时间里,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已建设25个科技创新平台,组建了500余人的科研队伍,科研经费达到3.5亿元。

“校地融合,学以精工。”北理工校长、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主任龙腾院士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有国家战略指引,我们扎根地方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更坚定了。”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韩恺表示。

面向前沿科学,攀登技术高峰

地球生命从何而来?小行星的踪迹有何规律?距地球1.5亿公里的深空有什么?……正在建设中的“中国复眼”有望给出答案。

车行明月山,盘山而上,转过几十道弯,山顶上4部口径16米的雷达遥望太空。这里,便是有“中国复眼”之称的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一期项目所在地。雷达底座缓缓转动,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副研究员向寅正在和同事们进行开机调试。

“探测宇宙深处的天体,对于电磁波的功率和雷达的面积有着很高要求,而制造一个单体巨型雷达的难度非常大。”向寅一边测试一边科普,“我们借鉴昆虫‘复眼’的原理,用许多台大功率高灵敏度的雷达组成‘天线阵列’,利用分布式技术达到巨型雷达的效果。”

为探索“中国复眼”技术,北理工新体制雷达与实时处理团队已经奋斗了数十年。已经建成的一期雷达,可观测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月球;落子重庆云阳县的二期工程也将启动,可实现750万公里外的小行星探测成像。

“‘中国复眼’将建成世界上观测能力最远的地基深空雷达系统,让我国在深空探测雷达领域保持较长时间的领先优势。接下来将继续深耕研发,为提升‘中国复眼’性能做好技术储备。”北理工新体制雷达与实时处理团队教师丁泽刚说。

以“中国复眼”项目为龙头,重庆将融合地质、天文、航空航天、生态旅游、大数据应用与发展等,面向前沿科学,攀登技术高峰。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已获批科技项目355项。

创新引育机制,汇聚四海英才

飞机一落地,丁泽刚就匆匆赶往雷达系统导论实践课教学现场。今天,他要带着学生们到操场上搭滑轨,演示雷达工作原理。

理论教学在本部,科研实践在属地。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创新实施规模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作为中心柔性引进的教师,丁泽刚会定期到重庆为硕士生和博士生授课。“未来,‘中国复眼’也会成为教学课堂,培养更多雷达人才。”

“2019年,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刚成立时,我们需要到各学院去动员。现在,大家都争着来。”韩恺说。

为啥?引育机制不一样。

用人模式,探索事业编制多元使用机制;激励制度,研发团队享有技术股份,管理团队合法持有股份;平台建设,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重庆市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实验能力,围绕先进制造、绿色电池、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组建了30余个开放共享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

良好的创新生态,让优秀人才从天南地北汇聚到这里。

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利用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依托科研团队累计培养博士后科研人员51名。目前出站博士后中,已有4名作为北理工预聘教授专职外派到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工作。刚满30岁的新体制民用雷达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成员王彬,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复眼’需要啥,我们就做啥。有这个需求牵引,能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在微波光子实验室,王彬与队友正在研发一个集成光电子芯片项目。“在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开展芯片研究有很大便利,这里有芯片厂家,能使研发周期缩短一半,技术迭代更快。”王彬说。

在这里,科研经费更充足,青年学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学术规划去建设实验室。已从事航天遥感电子产品研发10余年的张玺选择来到重庆,“科研单打独斗可不行,中心在人才培养、政策机制等方面给予了大量支持。”在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的支持下,张玺团队一年内便发展到20余人。

全新的股权激励,更是极大地激发了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制定的《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办法》,明确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的80%分配给科研团队。

“经费、人员、收益都不犯愁,这里是实现梦想的好地方。”张玺充满期待。

“柔性+专聘”,人才引育的头雁效应和集聚效应逐渐凸显。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目前已引进6位院士、29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还在属地招聘了340名科研人员。

把握市场需求,促进技术落地

没有司机操控,自动跟车、变道、转弯、避障、超车,最后稳稳地停靠在站台。记者坐上无人驾驶小巴,体验了一次无人驾驶。

基于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的毫米波雷达等技术,两江新区智能网联车路协同路侧系统快速发展,重庆智慧交通体系渐渐成形。

“让优势学科与当地需求有机契合,并为之服务,是我们的发展方向。”韩恺说,我们在强化科研能力的同时,不断提升自我造血能力,积极协同重庆资源,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属地化发展。

车端角雷达进入小康汽车供应体系,前向雷达成为重庆迪马工业公司指定产品,路端雷达在重庆两江新区等地得到示范应用……“两江协同创新区4公里的车路协同首批示范线,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民用雷达实验场景,有助于我们提升技术。”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实验室科研主管周丽萍说,“团队自主研发的雷达在重庆得到了广泛应用,孵化的产业化公司累计产值已经过亿元。”

“重庆具有大山区、大库区的特点,让我们的研究有很多‘用武之地’。”在新一代电子信息院士工作室,北理工新体制雷达与实时处理团队教师田卫明正在指导学生进行边坡雷达的性能测试。“边坡雷达是地质灾害监测和应急救援的重要装备,能对山体滑坡和崩塌等地质灾害提前预警。”

边坡雷达的本领有多大?田卫明满是自豪。“它看得远,最远监测距离可达5公里;又看得细,监测精度达到0.1毫米,相当于两根头发丝的直径。”

“目前人工监测和设点监测等办法效率低、精度差,无法全天时、全天候、实时监测。”田卫明说,“我们团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基干涉雷达形变测量技术,让边坡雷达可以实现7×24小时亚毫米级形变监测。如果山体发生轻微位移或者再次坍塌的前兆,它可迅速监测并及时发出警示。”

不久前,团队联合重庆市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9家川渝地区单位,组建创新联合体,实现了边坡雷达规模化应用,目前在川渝地区建成示范监测点6处。

说起未来,田卫明充满憧憬。“我们希望能为每一座危险边坡都安上‘警报器’,用科技守护大家安全。”

3年多来,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签订产业化项目219项,技术服务经费1.8亿元,孵化高新技术企业6家。

“将来我们会有更多的成果就地转化,让更多高校科研成果落地生金。” 韩恺信心满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