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奋斗力量
发布日期: 2019-09-18 供稿:人民政协报
编辑:吴楠 审核:王征 阅读次数:原文标题:激发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奋斗力量
原文链接:http://rmzxb.bzzb.tv/shareart_2731191_5.html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考验,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同中华民族有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今天这个中华民族历经苦难才换来国泰民安的来之不易的新时代,我们在青少年群体、青年大学生中坚持不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教育他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面向未来,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齐心协力构筑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有格外重大意义。作为一名见证了新中国改革发展、不断壮大的教育工作者,我也一直探索怎样塑造当代大学生的爱国奋斗精神坐标,把他们培养成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的可靠人才。
坚持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同步推进,在课堂主阵地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每年都坚持为新生讲思政第一课,讲我所经历的新中国的建设发展,讲我身边的一代代青年人、一批批优秀科技工作者把个人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的故事。今年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这个特别开学季,我在为新生思政课备课时比以往更加关注一个特殊而沉重的日子——“9.18”国耻日。备课调研环节,我问学生,谈谈你理解的9.18?有学生回答,9.18是屈辱的开始;有学生回答,因为9.18,中国人民的抗日情绪和爱国斗志瞬间上升到顶点;还有学生直接愤然说道,时间可以流逝,但历史却不可以忘却!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我把知识、国民素质、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防实力及军事力量,与综合国力的密切联系结合起来,把领导力量与国家强大的今天和“9.18”国耻日对比起来,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激励学生求知成长成才。
把9.18这样的重大爱国主义教育时点带上思政课,是北理工的惯例。我们坚持发挥思政课的学科专业优势,既讲原理又讲道理,在学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为他们打好思想底色;把党史国史、国情社情带进思政课,引导学生的社会观察视角,树立“四个自信”;在思政课之外,我们还大力推动课程思政,尤其注重树立名师大家上讲台讲学科前沿课、概论课等课程思政示范,用历史沉淀下的宝贵学科教育资源教育感染学生。依托北理工的传统国防特色优势,挖掘特色学科课程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让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相伴发力,北理工正努力打造课程育人“加速度”。
理直气壮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壮大主旋律正能量。“知耻而后勇”。勿忘国耻,才能把自豪感与危机感辩证把握,清醒认识当今责任和使命。不仅面对青年学生这一群体,在新教师入校教育环节,我也会结合“9.18”国耻日等被动挨打局面到今天国力发展及实际工作对青年教师进行爱国担当教育。在今年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北理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组织开展校级主题团日示范活动,为学生们也为前来缅怀英烈的社会人士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在9月11日的北理工2019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全场3900余名新生齐声朗诵的《以青春的名义,向祖国报告!》感人肺腑,现场不少老师学生热泪盈眶,师生的精气神为之一振。这是北理工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各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些缩影。
近年来,随着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向纵深推进,北理工坚持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实施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紧抓重要历史时点和契机,不断激发爱国奋斗热情。2019年,为抓好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历史性的教育契机,学校党委发起组织“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教育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全年保持长流水、不断线,让校园的主旋律声音更加昂扬向上。我一直主张,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做深做实,彰显内涵性和时代性。因此,在工作中,北理工的爱国主义主旋律教育一贯突出“内容为王”,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时代观、文化观,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教育内容,同时把学校传承的延安精神和军工文化作为活生生素材,打造爱国主题鲜明、内涵准确深刻、形式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汇聚起爱国主义教育的强大感染力。
扎实坚守办学的优良传统和红色基因,引导支持大学生在国家最需要的行业和领域建功立业。回想9.18事变后那长达14年抵御外侮的烽火岁月,青年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全民族团结一心,愿拿生命许家国是爱国精神的最真实表达。今天在和平盛世再忆9.18,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把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坚定不移跟党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实际行动,转化为为中华之复兴而读书的实际行动。北理工在办学过程中,一直把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与激励学生的理性价值追求结合起来,引导支持学生学国家所需、解国家所急,到国家社会发展最需要的领域、行业和第一线求学成长、建功立业。北理工诞生于1940年的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党创办这所学校的初衷一是为抗战建国提供技术支撑,二是服务边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三是培养我们党需要的人才,即“革命通才、业务专家”。1952年,学校作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大学,迅速建设了国家第一批14个兵工专业,着力开展重大科研攻关。发展到今天,不管大学建设发展面临什么样的多样化选择和变迁,北理工仍然坚持面向国家安全和重大战略需求,坚守发展道路,扎扎实实干好自己的事。长期以来,学生选择专业受所谓“热门冷门”制约少,使命责任的驱动却是主要因素。近年来,毕业生到世界500强企业、国家重点单位的就业人数占直接就业人数的60%以上,其中到国防系统就业人数占相当比例;支农支教、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等基层就业人数逐年攀升。放弃40万年薪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李博、西藏驻村第一书记次旦扎西、广西选调生韦丹……这些年轻人的事迹在北理工校园产生了强烈反响。
“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发出的伟大号召。立德树人,这一教育工作的爱国最强音会一直在北理工奏响。
作者简介:
赵长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九游会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党委书记。
分享到: